仁者,众生平等、大公无私也。领袖要以仁为本,对下属平视如一。
老子的《道德经·第五章》有言:“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
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
很多人把这句曲解为天地不仁,生了万物,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,进而有天意弄人之说。
其实不然。老了要说的是:天地无所谓仁,也无所谓不仁。天地生了万物,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。人帮助了人,都往往附带了条件,希望有所回报。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。天地 生了万物,他没有居功;天地给万物以生命,他没有自认为荣耀;天地做了好事,使万物生生不息。凡是能做的,做了就做了,没有条件。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,就 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,养成这样的胸襟。
天地不仁,是说天地无私,在天地看来,万物都是一样的,没什么区别。天地不仁,就是天地的大仁之处,正因为不仁,看待万物都是如一,所以才是真正的平等、公正,所以才是真正的大仁。
庄子有言:
“夫大道不称,大辩不言,大仁不仁,大廉不谦,大勇不忮。道昭而不道,言辩而不及,仁常而不成,廉清而不信,勇忮而不成。五者圆而几向方矣!故知止其所不知,至矣。孰知不言之辩,不道之道?若有能知,此之谓天府。注焉而不满,酌焉而不竭,而不知其所由来,此之谓葆光。”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