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桓公问宁戚说:“管仲年纪老了,将要离我而过世,我恐怕法令不能推行,官吏也不能尽忠尽职,人民都非常埋怨,国家盗贼也多了,要怎样才能使坏人不致产生,人民丰衣足食?”宁戚说:“要紧的是要任用贤人。”
桓公说:“要怎样才能得到贤人?”宁戚说:“要广开贤路,察访贤人而任用他,尊重他的职位,提高他的待遇,宣扬他的名气,那么天下的人才就群起而至了。”
桓公说:“是要选举贤能而重用他,但没有你来协助我,也就不会有奇异之士亲自上门来见我了。”
宁戚回答道:“那是你做领袖的察访不够清楚,荐举得也不够明确,用他又不信任他。官位低了,待遇差。国家不能获致人才,有五个阻力:做领袖的不欣赏人才,还有拍马的人在旁,这是第一个阻力;提供平常的意见,未曾被重视,这是第二个阻力;阻塞蒙蔽,一定要利用人主近亲的关系,才有机会被人主知道,这是第三个阻力;审问罪犯要逼对方无话可答,然后治之以法,这是第四个阻力;左右的人,为满足自己的欲望,任意专权,这是第五个阻力。去除五种阻力,豪迈英俊之士,才会同时兴起,贤能才智的人才会来投靠;五种阻力不去掉,官吏和人民的意见,无法反映到上层;对下来说,也阻塞了贤士进身的机会,所以英明领袖治理国家,好像江海一样能容纳众流,永远做百川的领袖;英明贤圣的领袖能容纳一切,所以才能安乐而长久。从以上这些看来,要使国家政权安定,人民生活幸福,不仅仅是一个士人所能办得到的。”
桓公说:“好,我要记住五种阻力,以为警戒之本。”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